您的位置 > 首页 > 瓷器

云烟过眼 -- 蛟龙岂是池中物

作者:admin 2022-07-06 20:40:13 阅读:0
  前两天翻国内拍卖,看到一只撇口尊,造型很独特,写篇小文记之。这只尊出自徐展堂旧藏,“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未见有相同传世品。它的口部和底部绘有细线描的海水纹,中间是莲塘和两条龙纹。莲池和龙纹都常见于官...


前两天翻国内拍卖,看到一只撇口尊,造型很独特,写篇小文记之。

这只尊出自徐展堂旧藏,“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未见有相同传世品。它的口部和底部绘有细线描的海水纹,中间是莲塘和两条龙纹。


莲池和龙纹都常见于官窑、民窑器物,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极罕见。莲池一般会搭配鱼、水禽等相关的小动物;而龙上翔于九天,下潜于渊,则常搭配云纹、火焰纹、海水纹等。将小小的池塘,和矫健的苍龙糅合在一起,不禁让人想起刘备借荆州时,周瑜曾上书孙权云:“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这款蛟龙困于池塘的“不合理”纹饰,倒非雍正原创。雍正这只其实是仿古作品,仿的是宣德的一款撇口尊。


5.png

北京故宫藏 宣德青花撇口尊


北京故宫有一只宣德款的撇口尊,出自清宫旧藏,纹饰与雍正那只几乎相同。我没有细查档案,不知当年雍正仿制时,是否曾有详细记载。但两者的仿制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至于宣德怎么想起这么一出奇怪的组合,就不得而知了。


这款器物的造型,沿用了一下北京故宫的叫法,称之为“尊”。其实它和渣斗的造型非常接近,称之为渣斗也未尝不可。上海博物馆有一只类似造型的尊,是蓝地白花的纹饰。


6.jpg


上海博物馆藏 宣德青花白龙纹尊


“尊”一般是对青铜器的称呼,瓷器里也常将广口的不易定名的立件称为尊,比如百鹿尊、鸠耳尊、观音尊、出戟尊等等。很多朋友经常纠结一件器物的名称,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器物的叫法,历来都是在变化的,有些甚至会根据实际用途,有不同的叫法。


比如下图这款正德渣斗,在清宫档案里,就有“正德窑云龙奓斗”、“正德五彩花尊”等称呼。大概里面加上内胆,就变成宫廷插花用的“花尊”了。


7.jpg

大都会博物馆藏 正德黄釉绿彩云龙纹渣斗


这里注意“花尊”是对功能的描述,而不是对器型的描述。有的插花用的葫芦瓶,清宫档案是称之为“葫芦花尊”的。反倒是没有直接称这类广口器型为“尊”的记载。


除了“奓斗”、“花尊”,清宫档案里还有“渣斗”的称呼。如下面这件台北故宫藏类似造型的乾隆之物,研究人员发现档案里记载为“洋彩玲珑渣斗”。


8.jpg

台北故宫藏 乾隆青花描金转心渣斗


举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说明,器物名称是人为所定,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里,对于之前宣德那款器物,是明确称为奓斗的。撇口尊也好,渣斗也好,奓斗也好,怎么称呼都没有大问题。


假如你还是纠结于此,我倒是有个好办法。如果你是卖家、藏家、博物馆,想要器物显得尊贵一点,不妨称之为“尊”。如果你想显摆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不妨称之为“奓斗”。如果你不在意自己有没有学问,也不想让器物显得过于尊贵,不妨称之为“渣斗”。当然,如果你和它有不共戴天之仇,还可以称之为“痰盂”。


如此一来,多全其美,岂不美哉!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瓷器 2016-01-19 00:00:00 阅读(19489)

建国初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迎来了春天,一大批优秀的工艺师脱颖而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云泉,他的山水瓷画有情、有理,富有时代感;曾先后师从汪大沧和汪野亭,学得两位名师山水中石法和树木等技法的精髓,并...

瓷器 2020-12-30 00:00:00 阅读(18431)

清朝康熙时期瓷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沉稳大气的器型,精美的绘瓷技法深受后朝乃至今天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和认可。清朝中期以后,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瓷器的生产也深受影响,工艺水平一路下滑,直到清晚期随着...

瓷器 2016-01-21 00:00:00 阅读(11067)

雍正仿花梨木纹釉瓷桶我在《清宫顶级珍宝藏何处》一文中讲到,自圆明园初具规模起,宫中已陆续将所藏历代珍品捡精、尖、稀的移阵其内,但圆明园实在庞大,很多亭台殿阁尚需填设。此时,景德镇御窑就责无旁贷地担起此...

瓷器 2016-01-18 00:00:00 阅读(3055)

民国时期的瓷器,因为年份较近,曾一度被藏家所冷落,随着收藏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民国精品被藏家认可和追捧。这件粉彩仕女缸式笔洗,具有典型的民国瓷绘画风格,线条流畅,人物刻画生动有趣,器型工整,小中见大,...

瓷器 2016-01-09 00:00:00 阅读(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