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含韵,工致传神——论姜薛贵工笔画的艺术特质
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支脉,以其精谨细腻的笔触、富丽典雅的色彩与深邃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千年的审美积淀。姜薛贵的工笔画创作,既恪守传统法度的精髓,又融入个人对生活与艺术的独到体悟,在笔墨流转间构建出兼具古典气韵与时代温度的艺术世界,展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质与审美价值。

姜薛贵的工笔画,首重“形神兼备”的创作内核。在物象塑造上,他始终秉持严谨的观察态度与扎实的造型功底,无论是翎毛的纤羽、花卉的瓣蕊,还是器物的纹路,皆以极细的笔触层层勾勒、反复晕染。其笔下的禽鸟,不仅羽翼层次分明、质感逼真,眼神更含灵动神采,或昂首远眺,或低首啄食,皆如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所绘花卉,从含苞待放的娇羞到盛放的绚烂,色彩过渡自然温润,既还原了花草的自然本真,又赋予其含蓄的情态之美。这种对“形”的精准把握,并非机械的复刻,而是以“神”为统领,让每一个物象都承载着情感与生命力,达成“形具而神生”的艺术效果。

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上,姜薛贵深谙传统工笔画“骨法用笔”与“随类赋彩”的要义,又不乏创新探索。他的线条兼具力度与韧性,中锋行笔时沉稳遒劲,勾勒轮廓如刀刻般精准;侧锋晕染时则轻柔舒缓,表现质感如流水般自然。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在他的笔下错落有致,既构建起物象的结构框架,又形成富有节奏的视觉韵律。色彩运用上,他既善用传统矿物颜料营造富丽堂皇的氛围,如朱砂的明艳、石青的沉静,让作品兼具古朴厚重之感;亦能融入现代审美视角,巧妙搭配淡雅色调,赋予画面清新空灵的意境。墨与色的交融中,不见生硬堆砌,唯有和谐统一,彰显出深厚的笔墨驾驭功力。

更为可贵的是,姜薛贵的工笔画始终扎根于生活土壤,又暗含文化底蕴。他的创作题材多取自自然景致与日常所见,一枝一叶、一鸟一虫皆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却又在提炼与升华中脱离了世俗的琐碎,成为承载审美理想的艺术符号。画面中看似不经意的留白、题跋的位置经营,皆暗合中国传统哲学中“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理念,让作品在精谨的工致之外,更具耐人寻味的意蕴留白,实现了“画内有景,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在当代语境下,传统工笔画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命题。姜薛贵以其创作给出了生动回应:他坚守传统工笔画的审美内核与技法根基,确保了艺术传承的纯正性;又以个人化的观察视角与情感表达,为传统艺术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其作品既是对中国传统工笔画艺术的致敬,也是对当代工笔画创作路径的有益探索,让观者在领略笔墨之美、物象之韵的同时,更感受到传统艺术在当代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姜薛贵,字东来,号东来阁、黔庐、莱斋,身兼多重专业身份: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武汉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武汉市硚口区同心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市硚口区书画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教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笔墨含情 山水寄意——姜薛贵水墨山水的当代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