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薛贵:在艺术征途上的多元探索与创新
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青年艺术家姜薛贵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多元创作风格崭露头角,成为业界备受瞩目的新星。他的艺术之路,是一场在传统与现代、绘画与书法、理论与实践间自由穿梭的探索之旅,每一步突破都沉淀为令人深思的作品,勾勒出青年艺术创作者的鲜活轨迹。
姜薛贵,字东来,号东来阁、黔庐、莱斋,身兼多重专业身份: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武汉美术家协会理事,同时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亦是湖北省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武汉市硚口区同心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市硚口区书画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现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执教。这些身份不仅印证了他在艺术领域的广泛深耕,更彰显出他推动艺术普及与发展的积极担当。
艺术传承上,姜薛贵师从台湾著名画家杨年耀,作为溥心畬、黄君壁的再传弟子,他深植传统文脉,却不囿于既定框架,在绘画与书法两大领域均开辟出独特路径。绘画方面,他以工笔画见长,代表作《金秋蟹肥》堪称典范——这幅作品曾入选《江城新辉——第十七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并亮相武汉市第十届“黄鹤群星奖”获奖作品展。画中,他以细腻笔触勾勒螃蟹的鲜活形态,外壳的肌理、肢体的动态皆栩栩如生;再以丰富色彩铺陈金秋意境,飘落的黄叶、饱满的果实与螃蟹相映成趣,既传递出丰收的喜悦,更让观者感受到生活的质朴暖意。
书法创作则是他跨界创新的另一阵地。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他,将设计领域的平面构成思维融入书法:点线面的布局、笔画的粗细节奏、起笔顿笔的精准把控,让作品在传统笔墨韵味中增添了现代设计的韵律感。虽自2018年才正式研习书法,但他凭借独特方法快速进阶——师从拥有深厚童子功的老师,以“子了行笔笔法”与“惜墨如金”筑牢根基,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刚劲灵动的风格,让书法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
对艺术本质,姜薛贵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他认为,绘画的核心绝非技巧的堆砌:若创作前先在脑海中预设完整画面,再按计划推进,不过是“绘画制作”;真正的艺术创作应是“随机的感性表达”——看见一步画一步,不预设下一步,不质疑已完成的笔触,只专注当下的情感传递。在他看来,艺术家唯有抛弃理性束缚、沉浸于感性世界,才能让作品充满生命力,也实现自我的艺术释放。这一理念贯穿于他的每一件作品,成为其艺术魅力的核心来源。
除了个人创作,姜薛贵亦积极投身艺术实践与教育事业。他的作品多次亮相重要平台,包括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节及多场境内外艺术展,在与同行的交流切磋中不断打磨技艺;作为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他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热爱与独立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表达真我,为艺术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潜力的新生力量。
谈及未来,姜薛贵仍秉持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他计划继续深耕传统艺术,萃取文化精华,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与时代特色,创作出更具个人风格与时代意义的作品;更希望以己之力推动中国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人感受艺术的魅力,爱上艺术。
作为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代表,姜薛贵以多元创作打破边界,以独特理念点亮灵感,以积极实践传递艺术温度。他的艺术征途仍在继续,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这位始终行走在探索之路上的创作者,未来将带来更多兼具深度与美感的艺术惊喜。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浓妆淡抹总相宜——读张然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