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

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赏析(图)

作者:admin 2022-09-07 11:52:37 阅读:0
   雨后千山铁铸成(国画) 89.9×45.9厘米 1961年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从小练习书法、绘画,19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夏丐尊...

 雨后千山铁铸成(国画) 89.9×45.9厘米 1961年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从小练习书法、绘画,19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夏丐尊等。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诗文及美术史论,对传统有深入的研究,远师朱耷、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他作画重气势、骨力,追求雄强、豪壮、刚阳之美,以书法入画,用笔古拙苍劲,构图严谨奇特,自成一格。他亦擅作指画。

  《雨后千山铁铸成》描绘的即是雨后苍山。整幅画面以浓墨为主,淡设色,远景是连绵的群山,中景是一座犹如一整块巨石般的苍山,山前江渚上有稀疏的树丛和一座石塔,近景处一人泛舟江上,悠然自得。作者计白当黑,在画面中大量留白:中下部的空白表示江水,突出雨后江面的平静;山体中的留白则是云雾的象征,既增加动势,让苍山变“活”,又创造层次,拉开山与渚的空间距离。

  画面的主体是雨后苍山,作者以焦墨为之,用笔老辣厚重,突出凝重之感,似一座纪念碑般巍然矗立,同时又染以石青,丰富色彩层次。整个山体皴擦点染,以浓墨为主又不乏微妙的浓淡变化,笔墨语言丰富。另外,云雾和小舟的“动”打破了苍山和江面的“静”,迎合了雨后的生机之感。题跋运用隶书、行书两种不同字体,题于画幅中部,不仅没有破坏画面,反而在画面内容上弥补了江面大片空白的空旷单调之缺憾,在构图上与江岸呼应,书画融为一体。



为您推荐
书画 2016-01-11 00:00:00 阅读(3187)

孔奇,1950年出生于湖北通山,祖籍山东曲阜。孔子第七十五代孙,画室名“载真堂”。先后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湖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书画 2016-01-09 00:00:00 阅读(3060)

 

书画 2016-01-10 00:00:00 阅读(1777)

  

书画 2016-01-21 00:00:00 阅读(1449)

魏金修,湖北省公安县人,生于195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武汉市文史馆馆员。代表作《猎神》、《吉祥花店》分别入选第七...

书画 2016-01-08 00:00:00 阅读(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