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玉器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玉器精选

作者:admin 2022-07-20 11:48:19 阅读:0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玉器精选红山文化距今五千年左右,因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而得名。红山文化居民定居生活,进行农耕生产及畜牧、狩猎等活动。已出土的玉器有十几个品种,造型多为现实生活中的...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玉器精选


红山文化距今五千年左右,因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而得名。红山文化居民定居生活,进行农耕生产及畜牧、狩猎等活动。已出土的玉器有十几个品种,造型多为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或作为神灵的动物。其形象古朴浑厚,注重造型的神奇而不讲究图纹的华丽,具有北方民族文化质朴豪放的风格。

红山文化及其玉器一直以来都是各个高校考察的重点,在真题中被反复涉及。在此,我们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红山文化玉器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1.png

玉鸮形佩


高2.5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青绿色玉料,器身有土褐色沁斑。玉鸮呈展翅状,正面琢出头和尖嘴,双翅与尾部有数道较粗的阴刻线表示羽纹。背面虽光素无纹,但有实心钻对穿的隧孔,上部对穿后,中间穿鼻残断,又从下面重新打一隧孔,孔内残留有一圈圈的钻孔痕和磨损痕,由此看出这件玉鸮当时曾长期佩戴。这件玉鸮造型与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鸮相似,可证为红山文化玉器。

2.png

玉巫人


玉巫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14.6厘米,宽6厘米,厚4.7厘米。

黄绿色玉料,身上有大面积铁褐色沁斑。人像蛋形首,尖下颏,面部窄而前凸,眼睛及嘴部均以阴刻线刻画。全身赤裸,唯头上戴一动物头形的冠帽,动物眼睛圆凸,有两个竖直的长角,双耳镂空。冠帽前缘、人首额头处有浅刻的网格纹。人像细腰长腿,呈坐姿,上肢弯曲抚于腿上。后颈部有大的对穿孔,可以悬挂佩带。

这件玉器是1983年初由内蒙古几位牧民卖给故宫博物院的,目前类似造型还未在考古发掘中发现。过去一些学者认为作品是兽面人身的造型,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作品为人戴着动物冠的形象。经研究,其和2002年在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四号墓人骨骼左侧骨盆外侧出土的一件玉立人,以及英国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姆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收藏的一件中国早年流散出去的玉坐人像,均表现的是同一类人,即红山时代巫的形象,是巫在作法时不同状态下的表现。故宫玉坐人和剑桥玉坐人可能为作法前或后的入定状态。 

3.png

玉马蹄形器

玉马蹄形器,高9.5厘米,上口9-7.1厘米。下口6.9-5.5厘米。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器以青色玉料制成,筒状,表面有蚀斑,下口处呈褐色,略有伤缺,壁较薄,表面光滑。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一些作品置于入葬者的头骨之下,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下口较平,有的近下口处钻有小孔。由于作品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对于马蹄形器的功用,研究者们多有推测,或认为是用来束发的,或认为是仿照骨耒制造的农器,还有其它推测。

4.jpg

玉兽形玦

玉兽形玦,高15.4厘米,宽10.5厘米,厚4.5厘米。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玦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颈部有二小孔。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颈部带有双孔的作品并不多见,此玦可能是制造时所穿之孔位置不理想,作品悬挂时倾斜度不合要求,于是又钻了第二孔。这件作品为清代宫廷遗玉,说明清代宫廷曾收藏红山文化玉器。



5.png

玉人兽神像

玉人兽神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27.7厘米,最宽11.7厘米,厚1.5—3厘米。

青绿色玉质,背面有土斑胶着于玉器之上。整体近似长方形,中部厚,正面略呈微弧,边缘较薄,并有一定的钝刃感。整器部分镂雕,由一人和一兽复合而成,上人下兽。神人头戴勾云形高冠,身体两侧围绕着云形装饰,五官鲜明,三角形鼻凸出,所穿服饰臂膊及后背上饰以网格纹。神人双手合于胸前,手持一长杖形物,赤脚踏一弧形角状物。角状物下有一兽,似熊,呈投降状伏卧,双前足伸出。玉像背面是正面纹饰的反面,饰有网格纹和瓦沟状勾云纹。

这件玉人兽像于20世纪60年代初辗转由天津到北京,于1963年入藏故宫。近些年,随着东北地区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大量红山文化玉器展现在世人面前,提供了鉴定红山玉器的标准器。这件玉人兽像,其细部纹饰特征均不出红山文化玉器的范围,加之入藏较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为红山文化玉器。只是玉像构图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应是目前所见红山文化中等级最高的玉器。




6.png

玉镂雕勾云形佩


玉镂雕勾云形佩,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6.4厘米,长13.7厘米,厚0.75厘米。

玉料为淡黄绿色,一边有褐色沁。器为长方形玉片,镂空雕作卷云形状。四角有卷勾,上端有二凸脊,下端出三凸脊,两面磨出与内外轮廓相应的浅凹槽,边缘呈刃状。上部中间有一穿孔。

这类玉器在红山文化墓葬中屡有发现,由于整体器形如卷曲的云形,故被称作勾云形器。它的用途目前尚无定论。此器上中部的穿孔可能用于穿系。此类玉器出土时发现多置于人骨胸前的位置,依次情况推测,可能是佩系于胸前或作避邪用。




7.png

玉龙

高25.5厘米、最宽21.8厘米、曲长60厘米、直径2.2-2.5厘米。

玉龙用一整块黄绿色的闪石玉雕琢而成,整体呈长圆柱形,身体弯成C字形,有着优美的虹形曲线。玉龙头部雕琢,梭形长眼凸出,边缘有单阴线勾出轮廓。吻部长而前凸,鼻上翘,嘴及下颚以几道简练的阴线纹刻划。脑后长鬣飘逸,神气生动,边缘呈刃状。龙身光素,无肢无爪,无角无鳞,躯体似蛇,遒劲有力。

玉龙中部有穿系孔,两面对钻,如果以绳系挂中孔悬置,则正好水平平衡。

此玉龙原为傅熹年先生的父亲傅忠谟先生收藏。傅忠谟先生1905年出生于天津,1974年卒于北京,博学多识,毕一生精力收藏古玉千余件,是著名的古玉研究专家和收藏家,曾著《古玉精英》一书流传后世,书中著录了所收藏的几百件玉器,对每件玉器均有精辟的见解。1992年故宫博物院收购了傅先生收藏的396件玉器,其中就有包括这件玉龙在内的3件红山文化玉器,这也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件C形玉龙。


(图片出自于故宫博物馆)



为您推荐
玉器 2016-01-19 00:00:00 阅读(9839)

寿山石雕,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

玉器 2016-01-17 00:00:00 阅读(401)

 

玉器 2016-01-14 00:00:00 阅读(301)

清乾隆 珊瑚刻六字真言青金石松石朝珠此挂朝珠主体由珊瑚制成共108颗,每隔27枚加入一颗镂雕青金石结珠,中间结珠连佛头,以明黄丝绦与背云相接,中间有镂雕盘长结及蝙蝠结牌,下有银累丝托镂空盘长结松石坠角...

玉器 2016-01-16 00:00:00 阅读(280)

  

玉器 2022-07-16 10:53:00 阅读(228)

明 玉桃形水盛(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明 玉桃形水盛(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明中晚期 玉花鸟纹桃形水盛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玉雕瑞芝水盂 大都会  高8.1宽17.4深4.9cm元 白玉小水...